藤校学生解锁“爬藤”新姿势 名校原来这么近(下)
这期我们又迎来了4位藤校生(加上上一期,成功集齐了8位,圆满了),听他们讲讲自己是如何考入藤校的~
另外4位藤校生的tips也双手奉上: 藤校学生解锁“爬藤”新姿势 名校原来这么近(上)
>>这次的四位
(以学校名称的首字母为序)
怎么考入哈佛
How to get into Harvard
—— Ericardo Edwards 大二
对面试中的“自我介绍”有所准备
面试中,我首先被要求“自我介绍”,向招生官介绍我是个什么样的人。你的“自我介绍”最好让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你~我提到了自己每天早晨都从海德公园出发,坐一个半小时的公共交通,去波士顿拉丁学校(波士顿地区的一所非常不错的公立高中)上学的经历,从而引出受教育对我而言十分重要,我并不在乎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做出一些的牺牲。
面试中要自然流露
面试中的问答全是即兴的!没人提前通知我在面试中会被问到“你是谁”之类的问题,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回答问题时是自然的流露,事先只要清楚知道两点:你想要什么?你都做过些什么?这些才是大学真正想知道的。
我不建议大家在面试中使用过于繁复或华丽的修饰语,也不推荐你们罗列一串优点。只需向招生官做字面意义的陈述,且有据可循、有利于自己的申请就行。
在申请中展现你丰富的兴趣爱好(越详细越好)
尽情展现你的特长吧!向招生官证明,在保持优秀学术成绩的同时你还能利用空闲时间致力于某项兴趣,并且具有持续性。不过,前提是你真的有所作为。学术成就和课外活动虽然是申请的利器,但是需要内容的填充来时它们变得更具说服力。如果你能在“学术成就”一栏下列举你获得的所有学术奖项,那么,在描述“课外活动”时就不能简单地以“我有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”来说明,同样地,你要列举出细节。
怎么考入宾大
How to get into UPenn
—— Julia Barr 大二
做真正热爱的事,不抱有功利心
很显然,招生官希望看到一些你的成就和事迹,但不要刻意为之,功利地参加一些活动并不可取,因为在申请中,你需要向招生官展示你的乐此不疲与发自内心的热爱,而刻意为之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。
文书要精辟
在描述自己时,尝试将你的性格立体化,向招生官展现一个“鲜明、生动”的你。不要装得过于老成,或是阐述一些超出你能力范围外的事,不要提过于悲伤或复杂的事——有时候,简单的语言最能说明一切。
怎么考入普林斯顿
How to get into Princeton
—— Dom Olivera 大二
文书要有辨识度度
我在文书中提到了12岁时参加“危险边缘”(一档美国益智问答游戏节目)并且输掉比赛的经历,那次失败真的很让我受打击,不过足够吸引人(目的达到了)。大多数藤校申请者都拥有“很好看”的SAT成绩和课外活动,所以文书和面试是唯一可以让你有别于他人的地方。
切忌过度“润色”文书
申请中,最容易搞砸的部分就是文书了,有些人把文书写得太假太花哨,以至于没人会相信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:“我去了某某贫困地区,在那里的几个月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。”朋友们,多一点真诚,少一点套路!
将申请与普林斯顿本身联系在一起
描写自己“事迹”的时候尽量与普林斯顿的精神有所呼应。普林斯顿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校训——“为国家服务,为世界服务”,所以在文书中,我提到了过去6年间参加童子军与在教堂做义工的经历。
课外活动“求质不求量”
关于课外活动,同学们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求量而不求质,想尽可能多地参加,每样却只是浅尝辄止。要注意,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你在2到3个活动中有出色表现,而不是在10个或更多的活动中表现平平。
怎么考入耶鲁
How to get into Yale
—— Emily Reinwald 大四
准备一些有关耶鲁的问题
我的建议是在面试前彻底了解一下耶鲁这所学校,准备一些你想问招生官的有关耶鲁的问题,面试就好比一次讨论,是双向沟通。他们想知道你究竟对耶鲁有多感兴趣——向他们提问题是最喜闻乐见的方式。在我面试的时候,我问了耶鲁的足球运动,巧合的是我的面试官曾是一名球员,这个话题很好地起到了破冰的作用。
课外活动“求质不求量”(第二次提到了,敲黑板!)
几乎所有耶鲁的申请者都拥有极好的GPA和SAT成绩,所以耶鲁对于在“课堂外”表现同样出色的申请者青睐有加,他们想看到一个活跃于“校外舞台”的不同的“你”,并且能感受到你的影响力。
谈论自己的时候要诚实
在申请中不要提一些你根本不擅长的事。我不擅长科学,所以在申请中丝毫没提,这样才是真实的我。招生官们一眼就能看穿骗人的把戏,所以停止使用陈词滥调,尽可能地原创,还原真实的自己,虽然难度增大了,但是被录取的概率也增大了。
确保你是真的很想去耶鲁
每年都会有类似于“我被8所藤校录取了”的幸运儿出现,我表示不能理解,要知道每一所藤校的“性格”都独树一帜,它们是完全不同的8所学校,每所学校聚焦的领域也不同,所以如果有人同时申请这8所学校,那不是很奇怪吗?你申请耶鲁完全是因为你喜欢这所学校,不应该抱有类似于“因为它是藤校啊”那么功利的动机。纽黑文的耶鲁真的和纽约州北部的康奈尔和NYC的哥大很不一样!所以,一定要让招生官看到你对耶鲁的Passion!
声明: 本文来自国际教育网自媒体,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。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举报。